搜索
显示条目: 1-10 / 17
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角度,利用中国A股市场2004年-2009年的7146个公司年数据对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上市公司中会计稳健性存在的根本动因。基于经验证据我们发现,会计稳健性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伴随着控制权私利的存在而存在,并且最终控制人为了掩盖其“掏空”行为,会利用稳健的会计信息来实现其所获得的控制权私利。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会计稳健性并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
市场化程度、借款契约与公允价值计量选择——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属性的选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市场化程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选择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上市公司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选择公允价值的比例越高,与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条件形成悖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借款水平越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比例越高。
基于CountPanelData模型的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偏好实证研究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提高,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偏好日益成为最受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借鉴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2003年-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利用Count Pancl Data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持有上市公司基金数的各种公司及股票特征,从而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偏好。
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与对策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法律法规三个领 域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尚待改善,体现在:受访对象对治理层和管理层在保护投资者方面不太满意,信息披露及时性、可靠性和决策相关性尚待提高,监督当局的监管力度仍待加强,法律规范尚待完善等方面。应对措施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与强化监管和投资者教育,以及强化中小投资者学习能力、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制衡型集团管理控制的案例研究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一个设计合理、运行良好的集团管控对集团公司的合理、有效、均衡 运转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研究中,对管控体系问题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成功经验的简要介绍,缺乏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有机整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实地研究法,从实际观察入手,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改制中集团管控体系的内容问题进行案例研究,将多个来源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分析,从管控模块划分与管控操作两个视角推出探索性的制衡型集团管控架构,以期能为集团管控体系的内容完善提供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基于股权性质的视角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表现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困惑。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研究样本,系统地考察了股权性质、治理环境、行业特征和经营规模等因素(尤其是股权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影响。我们的主要发现是,中央国企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要明显地高于民营企业(但这种效果主要是由中央国企的经营规模较大所致),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又明显地高于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更具有 ...
实施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监督要素应用研究——以BJNY集团为例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内部控制是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内部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过程。内部监督既是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又对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进行监控,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有效的内部监督需要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理念,实施风险导向的内部监督需要在明确风险归属的前提下,将风险评估与内部监督相联系,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监督侧重点;同时,全面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内部监督流程各环节的主要风 ...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信息稳健性研究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以1998-2009年中国n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 会计准则变迁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路径。研究发现,会计制度改革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主要是来源于操纵性应计,2001年会计准则变迁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是由于坏消息的及时确认而不是好消息的推迟确认,2007年会计准则变迁后盈余稳健性的降低既是因为坏消息的推迟确认也是因为好消息的提前确认,其中坏消息的推迟确认对2007年后的盈余的激进有重要影响。
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认为从审计质量的定义来看,审计师自身、客户、双方关系以及审计所处外部环境都可能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相关因素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审计质量度量的困难以及审计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等原因,对于相关因素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尚存在许多未知或不确定之处。今后应立足于相关的制度背景,从上述审计师自身、客户、双方关系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更系统地考察相关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集成作业与变动成本的成本核算体系研究:基于反倾销视角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如何统一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成为近年会计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而统 一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应该满足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需要。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反倾销成本核算的要求及目前成本核算制度不能满足反倾销应诉需要的问题,重点论述了集成作业和变动成本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集成作业和变动成本的成本核算体系模型及核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