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登录
搜索 
  •   首页
  • 当代会计评论
  • 2009年第2卷
  • 搜索
  •   首页
  • 当代会计评论
  • 2009年第2卷
  • 搜索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搜索

显示高级过滤隐藏高级过滤

Filters

Use filters to refine the search results.

显示条目: 1-10 / 17

  • Sort Options:
  • Relevance
  • Title Asc
  • Title Desc
  • Issue Date Asc
  • Issue Date Desc
  • Results Per Page:
  • 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缩略图

灾难性环境事故、正当性理论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张国清; 肖华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以重庆市开县“井喷事件”、贵阳电厂“黑尘暴污染事件”、“松花江事件”、珠江北江镉污染事故的肇事者及其所属采掘业、电力业、化工业、冶金业的184家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灾难性环境事故对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灾难性环境事故发生后,样本公司的股票累积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样本公司后2年的环境信息披露相比前2年显著增加,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前2年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股票累积超常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因此, ...
缩略图

中国资本市场A股公司自愿性半年报审计的动因研究: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的视角 

于竹丽; 杜兴强; 周泽将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借助于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为研究者提供的良好的研究机遇,针对半年报 自愿审计、强制审计和未审计并存的现象,区分再融资公司、ST公司和其他公司,研究了上市公司半年报自愿审计的公司治理动因,为Jensen and Meckling(1976)和Watts and Zimmerman(1978)提出的“审计是能够增加公司价值的一种监督行为”、“审计行为是自发而非强制而出现的”等命题提供了经验证据,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需求的“代理假 ...
缩略图

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 

吴志娟; 肖虹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虽然研发(R&D)投入对提高生产力及促进经济增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以及公共产品特性导致了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着私人回报低于社会回报的外部溢价现象,因而常常产生企业研发投入激励动机不足的问题。2008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R&D的所得税激励政策诸多内容进行了修订,其激励效果备受关注,但目前相关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新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为出发点, 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我 ...
缩略图

财务理论中的伦理道德缺失与财务伦理道德体系的建设 

朱元午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屡见不鲜和屡禁不绝的财务造假现象,已经极大地损害了财会职业和财会人员的形象,使他们陷入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之中。虽然这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是已有财务理论对财务关系及其处理中伦理道德的忽视,可能以单纯财务观点和技术观点误导了财会实务。本文初步分析了某些财务理论中的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并且提出加强财务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当然,将伦理道德“嵌入”财务学科体系目前尚充满难度。
缩略图

上市公司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进行盈余管理吗?——基于与IFRS趋同后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比较 

曲晓辉; 肖虹; 丁芸洁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趋同下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的第一年实施情况为背景,研究并证明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均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进行避免利润下滑的盈余管理。其中,中国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具有可操纵应计利润之外的增量作用,欧盟上市公司则具有线下项目可操纵性应计项目之外的增量作用。但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中,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均未存在这种增量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 ...
缩略图

市场价格、价值发现与公允价值计量 

刘强安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公允价值再度成为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具备市场参与者观、交易的虚拟性、有序交易、退出价格(也称脱手价值)、估值参数级次等特征。麦克尼尔借助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中供需双方力量的分析对其进行了解释。本文原创性地提出了“公允价值域”模型,借助对不同价值形式的区分,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公允价值具备的特征深入进行阐释。市场价格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历史久远,是与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
缩略图

管理控制的发展与创新——从会计控制拓展到与公司治理集成 

傅元略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阐释了西方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相应的模式,扼要描述了我国管理控制(MCS)40多年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一个先进的实际管理控制系统的案例。基于国内外丰富的管理控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许多先进的应用经验,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集成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与企业治理所需的财务控制、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之融合。这个创新的管理会计系统将我国传统优势“班组核算”的会计控制拓展为网络化的基层级适时管理控制系统,并与公司治理融合,以支持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人员的决策和监控。
缩略图

会计选择问题探讨——面向公允价值的计量选择 

葛家澎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在财务会计中,会计选择无所不在。例如,必须选择资产和其他要素的计量属性。本文面向公允价值计量选择的讨论。文章讨论两方面的会计选择。首先,假定某一项目的计量,选定了公允价值,这一属性必须依赖活跃的市场,最好的作为公允价值估计的价格应产生于活跃市场。其次,关于公允价值信息,我们必须注意它的特殊性质和质量特征。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在初始确认时需要,而且以后时期要进行重计量。在两次计量之间差异形成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此,必须作出的更为重要的选择是 ...
缩略图

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 

方军雄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独立审计是提高会计信息可信性和缓解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而职业声誉是市场衡量审计质量的便捷标准,问题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声誉的损害是否会削弱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对此,我们并不清楚。本文以银广夏事件作为切入点研究了职业声誉损害的影响,结果发现银广夏造假公开日和中注协宣布将对中天勤进行严肃查处日其审计的其他上市公司异常报酬率显著为负,而且市场的负面反应考虑到了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上 ...
缩略图

企业的性质: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一个解构性假说 

刘峰 (厦门大学《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2013-11-15)
本文提出了一个有别于目前主流观点的企业理论:企业是一个自利经济人所组成的经济利益联合体。与主流企业理论关注企业整体的行为不同,本文是从组成企业的各个个体角度来讨论企业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种角度上的转换能够更好地解释当前企业失败、舞弊等现象,也能够为公司治理运动提供一个更合理的理论依据。
  • 1
  • 2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于我们 | 相关政策
 

 

浏览方式

全部社群发布日期作者题名主题该专题发布日期作者题名主题

我的账号

登录注册

Discover

作者肖虹 (3)丁芸洁 (1)于竹丽 (1)傅元略 (1)冯巧根 (1)... View More主题公允价值 (2)公司治理 (2)实物期权 (2)accounting choice (1)Agency Hypothesis (1)... View MoreDate Issued2013 (17)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于我们 |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