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 Login
Search 
  •   DSpace Home
  • 电化学
  • Search
  •   DSpace Home
  • 电化学
  • Search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Search

Show Advanced FiltersHide Advanced Filters

Filters

Use filters to refine th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items 1-10 of 227

  • Sort Options:
  • Relevance
  • Title Asc
  • Title Desc
  • Issue Date Asc
  • Issue Date Desc
  • Results Per Page:
  • 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Thumbnail

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铝锂合金界面构筑及电化学性能 

马嘉林; 王红春; 龚正良; 杨勇; MA Jia-lin; WANG Hong-chun; GONG Zheng-liang; YANG Yong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4-28)
本文通过在锂负极中熔入少量铝制备了一种含Al-Li合金(Al4Li9)的新型复合锂负极,可有效改善Garnet/金属锂界面润湿性,从而显著降低了界面阻抗. XRD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复合锂负极由Al4Li9合金和金属锂两相复合而成. SEM研究表明,复合锂负极可以有效改善金属锂与Garnet电解质的界面接触,形成更为紧密的接触界面. 电化学测试表明,复合锂负极显著降低了金属锂与Garnet电解质的界面阻抗,界面阻抗由锂/Garnet电解质界面的740.6 ...
Thumbnail

基于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 

张焰峰; 肖菲; 陈广宇; 邵敏华; ZHANG Yan-feng; XIAO Fei; CHEN Guang-yu; SHAO Min-hua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8-28)
Thumbnail

电催化界面和反应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经典永不褪色 

黄俊; HUANG Jun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本文章综述了电催化领域电化学阻抗谱(EIS)的相关研究. 首先概述了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这一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 然后介绍了电催化阻抗理论的几个里程碑. 其中,着重介绍了目前分析电催化EIS数据的主流模型—Dolin-Ershler模型. 之后,具体讨论了铂金单晶的双电层电容,特别是围绕这一基础课题的实验和理论上的挑战. 我们质疑采用Dolin-Ershler模型获取稀溶液中双电层电容的合理性. 因为在稀溶液中,双电层效应使得 ...
Thumbnail

高容量材料Si@CPZS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储锂性能研究 

张庆暖; 张芳芳; 李红霞; 杨兵军; 李小成; 杨娟; ZHANG Qing-nuan; ZHANG Fang-fang; LI Hong-xia; YANG Bing-jun; LI Xiao-cheng; YANG Juan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本文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以聚环三磷腈-4,4\'-磺酰基二苯酚聚合物(PZS)为碳源通过在硅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碳层,成功构筑了核壳结构的Si@C复合材料. 通过对不同厚度碳层包覆的Si@CPZS的储锂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当硅表面PZS衍生碳厚度为10 nm时具有最佳的储锂性能,且经过长达290圈的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940 mAh·g-1,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图谱、热重、比表面孔径测定仪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组分分析. ...
Thumbnail

基于纳米金属的增强效应在CO2电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张钰宁; 钮东方; 胡硕真; 张新胜; ZHANG Yu-ning; NIU Dong-fang; HU Shuo-zhen; ZHANG Xin-sheng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8-28)
将二氧化碳通过电化学方法转化为化工原料再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缓减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实现自然界的碳循环,对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二氧化碳电还原的优势及其基本反应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纳米金属催化剂的一系列活性增强策略的研究进展. 重点探究了合金效应、界面工程、协同效应、缺陷工程以及载体效应等对纳米金属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的影响及相关反应机理. 基于以上策略,提出未来开发面向工业化应用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Thumbnail

近期热点文章 

詹东平; ZHAN Dong-ping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Thumbnail

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材料、微堆结构与相关应用 

吕喆; 魏波; 王志红; 田彦婷; Lü Zhe; WEI Bo; WANG Zhi-hong; TIAN Yan-ting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4-28)
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C-SOFC)是一种整个电池处在单一气室中,阳极和阴极分别对混合气体中的燃料和氧气进行选择催化产生电动势的特殊结构燃料电池. SC-SOFC因其独特的原理和结构而具有无需密封、易于堆叠、可以快速启动和不易发生积碳等诸多优点,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在SC-SOFC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SC-SOFC所用材料、微堆结构设计、衰退机制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提高SC-SOFC微堆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为目的 ...
Thumbnail

基于电化学噪声研究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304不锈钢的点蚀行为 

邓俊豪; 王贵; 胡杰珍; 邓培昌; 胡欢欢; DENG Jun-hao; WANG Gui; HU Jie-zhen; DENG Pei-chang; HU Huan-huan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4-28)
基于电化学噪声技术建立了不锈钢海洋大气点蚀监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处于干湿循环环境下不锈钢的点蚀行为进行监测. 使用时域谱图、时域统计、频域谱图和散粒噪声理论等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电化学噪声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动电位极化法,形貌分析法共同研究不锈钢的点蚀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点蚀行为分为钝化、亚稳态点蚀和稳态点蚀三个阶段. 在钝化阶段,电位电流噪声信号出现少量的同步异向波动,腐蚀事件发生频率高,平均电量 ...
Thumbnail

乙烷脱氢共生电能-增值化学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樊赟; 王琦; 李俊; 骆静利; 符显珠; FAN Yun; WANG Qi; LI Jun; LUO Jing-li; FU Xian-zhu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4-28)
天然气/页岩气供应大幅增加推动了全球由乙烷制取乙烯等增值化学品的发展,深刻改变着石化产业的格局,乙烷高效清洁地转化为更高价值化学品具有深远意义. 乙烷蒸汽裂解制乙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工业生产技术,但是这一过程存在耗能高、积碳严重、热力学平衡受限等问题. 电能-增值化学品共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于可以将燃料气自发反应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的同时释放电能的特点被广泛研究. 本文总结了采用共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将乙烷电化学脱氢共生乙烯增值化学品和电 ...
Thumbnail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刘江; 颜晓敏; LIU Jiang; YAN Xiao-min (《电化学》编辑部, 2020-04-28)
碳是重要的能量载体.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C-SOFC)是一种直接使用固体碳为燃料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DC-SOFC可将碳所蕴含的化学能直接而连续地转换成电能,转换效率高,产生的CO2浓度高,易于捕集和后续处理. 本文系统地介绍DC-SOFC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作者课题组在DC-SOFC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包括单电池和电池组的研制、采用生物质碳和煤炭为燃料时的性能和DC-SOFC在气电联产中的应用探索.
  • 1
  • 2
  • 3
  • 4
  • . . .
  • 23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
 

 

Browse

All of DSpaceCommunities & Collections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This Community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

My Account

LoginRegister

Discover

Author詹东平 (13)ZHAN Dong-ping (7)张新胜 (7)孙世刚 (6)钮东方 (6)... View MoreSubject锂离子电池 (18)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14)电催化 (12)electrocatalysis (10)氧还原反应 (9)... View MoreDate Issued2022 (46)2021 (85)2020 (96)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