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Now showing items 1-10 of 46
现场拉曼光谱研究聚吡咯的去质子化和氧化降解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1995-11-28)
利用电化学现场拉曼光谱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聚吡咯(PPY)膜的行为及其结构.结果表明,氧化态PPY中吡咯环N原子上的H失去发生去质子化,形成一种醌式结构.由于该醌式结构的出现使PPY的C=C伸缩振动峰发生分裂,且因该醌式结构不能被进一步氧化,以致pH值增大,去质子化程度提高,PPY变得较难被氧化,而使其可逆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pH=13的强碱性溶液中,PPY膜在正于OV的电位区间内发生降解,该降解过程可能涉及到P ...
两步电沉积法制备单晶Au纳米线阵列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4-02-28)
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两步交流电脉冲沉积法制备具有单晶结构的有序金纳米线阵列.实验表明:在氧化铝模板中由交流电沉积制备的金属纳米线,其成核电压直接影响模板内纳米线的填充率,而生长电压则控制纳米线的结构和形貌均一性.在最佳沉积条件下得到的金纳米线阵列,其填充率高达95%,且具有单晶结构.
金属的电化学微区刻蚀方法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2-05-28)
本文概述了现行的金属微区刻蚀方法并详细地介绍几种电化学刻蚀方法 ,比较了掩膜法、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法、约束刻蚀剂层法、电化学扫描遂道显微镜法和超短电位脉冲法各自的特点 .从加工精度 (能否进行微米和纳米级加工 )、加工效率 (工序复杂程度 ,能否批量制造或复制 )、可用范围 (主要是能否加工复杂三维立体结构 )等各项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各种加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从总的效果来看 ,约束刻蚀剂层技术在微加工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电沉积法制备用于一维纳米材料电子输运性质测量的基底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4-02-28)
应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两种低粗糙度、具有导电/绝缘交接结构的测量基底—Au/CuO和HOPG/CuO,并在带导电针尖的原子力显微测量(CT_AFM)平台上建立了简便的一维纳米材料轴向电子输运性质测量方法.在大气室温条件下,对组装在两种基底上的单束碳纳米管轴向电学性质进行了定性测量,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管呈现金属性.
异黄樟油素在铂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行为的研究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4-05-28)
应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非水体系中异黄樟油素在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发现在-0.5V~1.95V电位区间内,CV曲线显示两个氧化峰和一个还原峰,确定了各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研究了异黄樟油素在铂电极上的吸附现象.
铂钌电极上乙醇解离吸附与氧化行为的原位SERS研究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5-08-28)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乙醇在Pt-Ru电极上的解离吸附与氧化行为,首次获得了酸性介质中乙醇在Pt-Ru电极上解离吸附的表面拉曼光谱.实验表明:乙醇在粗糙铂和Pt-Ru电极上均能自发地解离出强吸附中间体CO,而且在Pt-Ru电极上,强吸附中间体CO氧化的过电位比在粗糙铂电极上降低了约140mV.初步证实酸性介质中乙醇在Pt-Ru电极上的氧化遵从双途径机理.本研究结果说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能拓展到有实用价值的电催化体系.
胞嘧啶吸附在粗糙金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5-08-28)
应用电化学伏安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在-1.0 V~0 V电位区间内胞嘧啶于粗糙金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电位区间,胞嘧啶是以其N3位垂直吸附在粗糙金电极表面的.在负电位区间环呼吸振动模的强度出现极大值,与其它振动模强度相比,作者认为电磁场的增强和电荷转移均使该谱峰的拉曼信号增强.胞嘧啶的环呼吸振动频率随着电位负移而红移,这意味着它与金电极的成键作用减弱.同时也表明SERS谱可用于研究生物分子在金属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
用规整膜板对砷化镓的三维微结构图形加工刻蚀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0-08-28)
以微齿轮图形结构作为规整模板 ,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对GaAs样品表面进行了加工刻蚀 .在有捕捉剂H3AsO3存在的情况下 ,规则微齿轮图形能够很好地在样品表面复制 .刻蚀结果与没有捕捉剂存在时的刻蚀结果做了比较 .另外还测试了不同方法制得膜板的性能 ,初步探讨了电化学模板的制作工艺 .
铜和金纳米线阵列上SCN-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1999-11-28)
Two_dimensional arrays of Cu and Au nanowires have been fabricated by template synthesis method, using the anodic aluminum oxidation films as the template. The morphology of the nanowire array was monitored by atomic force ...
电化学析氢反应诱导的电荷传递SERS效应(英文)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01-02-28)
应用高灵敏度的共焦显微拉曼技术 ,分别研究了水体系和不同pH值的硫脲体系中电化学反应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效应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在电化学析氢反应电位区 ,电荷转移增强机制起主要作用 ,使表面物种的拉曼强度显著地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