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
Abstract
明中叶前后,山东栖霞地区墓地系统在宗族整合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墓碑上的谱系记录着家族世系,墓地的空间布局遵循世系排列而昭穆有序,墓地祭祀活动制度化并形成"房社会"等组织,从不同层面强化宗族的凝聚力。入清以后,族谱迅速在民间普及。清中叶以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兴盛,带动了祠堂及其物质基础祭田的发展。祠堂延续并超越墓地系统,成为宗族活动的公共空间。栖霞宗族收族方式的变更,是参与宗族活动的人群变更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