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登录
搜索 
  •   首页
  • 电化学
  • 2020年第26卷
  • 搜索
  •   首页
  • 电化学
  • 2020年第26卷
  • 搜索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搜索

显示高级过滤隐藏高级过滤

Filters

Use filters to refine the search results.

显示条目: 1-10 / 77

  • Sort Options:
  • Relevance
  • Title Asc
  • Title Desc
  • Issue Date Asc
  • Issue Date Desc
  • Results Per Page:
  • 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缩略图

Ni-Fe/Ti和Ni-Fe-S/Ti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 

陆杭烁; 何小波; 银凤翔; 李国儒; LU Hang-shuo; HE Xiao-bo; YIN Feng-xiang; LI Guo-ru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以钛网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Fe/Ti析氧电极,然后将得到的Ni-Fe/Ti电极通过固相硫化制备了Ni-Fe-S/Ti析氢电极. 分别考察了电沉积液中Ni2+/Fe3+离子摩尔浓度比和硫脲加入量对Ni-Fe/Ti和Ni-Fe-S/Ti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电沉积液中Ni2+含量的增加,Ni-Fe/Ti电极析氧性能先增强后减弱,Ni9Fe1/Ti电极具有最好的析氧性能;随着硫脲加入量的增加,Ni-Fe-S/Ti ...
缩略图

铂基氧还原催化剂在活性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 

赵拓; 罗二桂; 王显; 葛君杰; 刘长鹏; 邢巍; ZHAO Tuo; LUO Er-gui; WANG Xian; GE Jun-jie; LIU Chang-peng; XING Wei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由于阴极氧还原反应(ORR)速率缓慢,因此开发高效的ORR催化剂是实现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在提高催化剂活性和耐久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目前,铂基催化剂仍然是商业应用上的首选,为开发实用的低铂氧还原催化剂,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说明了ORR反应遇到的挑战,并介绍了近年来铂基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ORR机理、铂核壳结构、一维纳米Pt催化剂和其他的代表性工作.
缩略图

泡沫镍载 NiCO2O4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 H2O2电氧化的性能 

陈维伟; 张飞凡; 杜佳亮; 王毅; 赵春林; 朱凯; 曹殿学; 王贵领; CHEN Wei-wei; ZHANG Fei-fan; DU Jia-liang; WANG Yi; ZHAO Chun-lin; ZHU Kai; CAO Dian-xue; WANG Gui-ling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本文以水热法结合热处理法原位制备了泡沫镍载 NiCo2O4纳米线电极,使用XRD、SEM和TEM对合成的 NiCo2O4纳米线进行了表征,NiCo2O4纳米线直径约80 nm,长度约 3 ~ 5 μm. 使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测试了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催化H2O2的电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泡沫镍载NiCo2O4纳米线对H2O2电氧化有着优良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传质性能,在0.3 V电位下0.4 mol·L-1 ...
缩略图

单晶电极界面反应过程的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苏敏; 董金超; 李剑锋; SU Min; DONG Jin-chao; LI Jian-feng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利用原位光谱技术(拉曼、红外等)对电化学界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而发展出原位谱学电化学的研究方向,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表面灵敏度和能量分辨率,可以提供更多的表面反应信息,进而从微观上揭示反应机理. 伴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近来,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ell-isolated nanoparticl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HINE ...
缩略图

铜电极上二氧化碳还原机理的研究进展 

MatthewMSartin; 陈微; 贺凡; 陈艳霞; SARTIN Matthew M; CHEN Wei; HE Fan; CHEN Yan-xia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本文从历史角度综述了二氧化碳在铜基催化剂上的还原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区分C1和C2产物路径发生的机制,以及调控二氧化碳还原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因素和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着重讨论了如何利用电化学红外光谱与微分电化学质谱等技术在揭示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学.
缩略图

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铝三元浓度梯度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春芳; 赵文高; 郑时尧; 李益孝; 龚正良; 张忠如; 杨勇; ZHANG Chun-fang; ZHAO Wen-gao; ZHENG Shi-yao; LI Yi-xiao; GONG Zheng-liang; ZHANG Zhong-ru; YANG Yong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由于高容量和高工作电压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有力的候选者,然而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镍钴锰/铝三元浓度梯度正极材料的梯度设计可以在保证高容量的同时兼具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因而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研究. 本文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铝三元浓度梯度材料最新的研究进展,论文首先总结了梯度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并阐述了核壳浓度梯度材料和全浓度梯度材料的研究方向. 其次,介绍了浓度梯度材料的结构表征手段并揭示性能改善的原因. ...
缩略图

高指数晶面纳米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及应用 

肖翅; 田娜; 周志有; 孙世刚; XIAO Chi; TIAN Na; ZHOU Zhi-you; SUN Shi-gang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催化剂的性能与其表面结构及组成密切相关,高指数晶面纳米晶的表面含有高密度的台阶原子等活性位点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本文综述了电化学方波电位方法用于Pt、Pd、Rh等贵金属高指数晶面结构纳米晶催化剂的制备、形成机理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针对贵金属利用率问题,还着重介绍了具有较高质量活性的小粒径Pt二十四面体的制备. 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电化学方波电位方法用于低共熔溶剂中制备高指数晶面纳米晶,以及高指数晶面纳米催化剂的表面修饰及应用; ...
缩略图

固液界面双电层的理论计算模拟 

方亚辉; 刘智攀; FANG Ya-hui; LIU Zhi-pan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固液界面双电层在电化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如何发展一个理论方法,在该方法的框架下计算双电层的平衡性质和动力学性质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本文总结了最近十几年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计算双电层平衡性质和电催化反应的进展,如热力学方法、反应中心模型以及双参考方法. 并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基于周期性均匀介质溶剂化模型 ( DFT/CM-MPB)对于固液界面双电层的研究,该方法能够计算双电层的平衡性质(零电荷电势和微分电容)和表面相图,在此 ...
缩略图

高容量材料Si@CPZS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储锂性能研究 

张庆暖; 张芳芳; 李红霞; 杨兵军; 李小成; 杨娟; ZHANG Qing-nuan; ZHANG Fang-fang; LI Hong-xia; YANG Bing-jun; LI Xiao-cheng; YANG Juan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本文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以聚环三磷腈-4,4\'-磺酰基二苯酚聚合物(PZS)为碳源通过在硅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碳层,成功构筑了核壳结构的Si@C复合材料. 通过对不同厚度碳层包覆的Si@CPZS的储锂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当硅表面PZS衍生碳厚度为10 nm时具有最佳的储锂性能,且经过长达290圈的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940 mAh·g-1,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图谱、热重、比表面孔径测定仪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组分分析. ...
缩略图

电催化界面和反应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经典永不褪色 

黄俊; HUANG Jun (厦门大学《电化学》编辑部, 2020-02-28)
本文章综述了电催化领域电化学阻抗谱(EIS)的相关研究. 首先概述了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这一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 然后介绍了电催化阻抗理论的几个里程碑. 其中,着重介绍了目前分析电催化EIS数据的主流模型—Dolin-Ershler模型. 之后,具体讨论了铂金单晶的双电层电容,特别是围绕这一基础课题的实验和理论上的挑战. 我们质疑采用Dolin-Ershler模型获取稀溶液中双电层电容的合理性. 因为在稀溶液中,双电层效应使得 ...
  • 1
  • 2
  • 3
  • 4
  • . . .
  • 8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于我们 | 相关政策
 

 

浏览方式

全部社群发布日期作者题名主题该专题发布日期作者题名主题

我的账号

登录注册

Discover

作者ZHAN Dong-ping (7)詹东平 (7)GONG Zheng-liang (3)HUANG Jun (3)||| (3)... View More主题锂离子电池 (7)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5)电催化 (5)锂硫电池 (5)electrocatalysis (4)... View MoreDate Issued2020 (77)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于我们 |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