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自我”的幻象——简论拉康精神分析学对主体概念的解构
Abstract
过去的意识哲学认为\"自我\"作为主体是理性的,而且能够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自己的意义,然而这仅仅是从有限的思路来讨论问题,忽视了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结构性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让\"自我\"的非理性层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与之相关的\"无意识\"和欲望也都与构建人格的\"力比多\"有关。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和\"欲望\"的观点予以重新解释,颠覆了传统的主体\"自我\"的形象,否定\"自我\"的建构性与合法性,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出一个\"异化\"的\"自我\"能指概念,这样的\"自我\"不仅始终无法满足其对象的欲望,同时也是属于一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性的无意识的自欺,是一个空洞的幻象。\"自我\"的本质被潜在地证明为一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