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颙与宋齐佛教——以钟山隐舍与草堂寺为中心
Abstract
周颙于宋泰始四年自蜀返建康后造山茨精舍,嗣在其前造草堂寺,二者独立又为整体,位于钟山(北山)西而非\"雷次宗旧宅\"处。\"山茨精舍——草堂寺\"的建造为僧人提供止锡、修持、著述乃至弘法的场所,蜀法绍是精舍最早的住僧,法度开创摄山前于宋末\"游于京师\",当居其中,二人并称\"北山二圣\"。慧约在草堂寺弘法十余年,\"清虚满世\"。僧朗前往摄山前亦应止锡山寺。山茨精舍亦为周颙的\"隐舍\",他长居其中习佛修静,解经著述,其《抄成实论序》昭示周颙永明八年尚健在,可补正史记载不足,特别是《三宗论》的撰成使\"三宗之旨\"在江南传布,对摄山三论学派的兴起有积极作用。文中对汤用彤、任继愈、鎌田茂雄的相关论述展开讨论并予以补证或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