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对《论语》“自行束修以上”的诠释及其意义
摘要
对于《论语》所谓\"束修\",朱熹在以往儒家从\"礼\"的层面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的层面诠释为\"束修\"之理,把\"束修\"诠释为\"心\",表达为心意;并且既讲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又要求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既提出\"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的基本原则,又阐发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的待人之道。这不仅在对\"束修\"的诠释上超越了以往的诠释,而且对于理解儒家待人之道也颇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