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 Login
View Item 
  •   DSpace Home
  • 管理学院
  • 管理学院-已发表论文
  • View Item
  •   DSpace Home
  • 管理学院
  • 管理学院-已发表论文
  • View Item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马克思空间正义视阈下的思考

Thumbnail
Full Text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_马克思空间正义视阈下的思考.pdf (397.7Kb)
Date
2018-03-25
Author
张凤超
张明
Collections
  • 管理学院-已发表论文 [5969]
Show full item record
Abstract
乡村振兴将农民主体意识的塑造、农业商品价值的创新与农村生态群落的保护纳入一个战略框架。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其实质是空间正义逻辑下的城乡关系重塑。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主题是伴生于资本运动空间价值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的权力表达,而城乡矛盾的根源则是空间价值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权力的空间秩序失衡。城乡融合代表了空间正义的实现方式,它既非一种空想,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根植于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以城乡产业发展为物质基础、以城乡劳动分工演变为内在动力、以城乡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依托、以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和谐统一为实现目标。城乡融合首先要在城乡产业联合发展领域实现突破,并历经分别以劳动过程融合、劳动决策融合、劳动价值融合为核心的城乡分配正义、城乡生产正义和城乡发展正义三个融合阶段。
Citation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70-75,191-192
URI
https://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71921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
 

 

Browse

All of DSpaceCommunities & Collections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This Collection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

My Account

LoginRegister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