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的语言传播
Abstract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术流派,道家学派向来重视语言传播。老子率先提出“正言若反”的命题。从最终效果看,“正言”是能给人带来益处的,是有价值的。因此,说话要讲究效用性,不说空话、假话、大话。为了保证正言能够成为信言,道家提出了“希言守中、言必有宗、善言无迹、名止于实、得言必察”的传播原则。道家除了注重语言传播的真实性之外,还关注传者与受者间的顺利沟通的方式方法,坚持“通畅性”原则,即“善”的原则,因此采用了一套道家独有的话语系统,这就是庄子学派所概括的“寓言”“重言”“卮言”。道家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语言传播方式,以期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而更为重要的是,道家特别注重语言传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意境,那就是沉浸于“道”的体悟之中,忘我、忘言,这实际上生成了悟性之境,也就是语言传播的大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