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 Login
View Item 
  •   DSpace Home
  • 人文学院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 View Item
  •   DSpace Home
  • 人文学院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 View Item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清代民众识字问题的再认识

Thumbnail
Full Text
清代民众识字问题的再认识.pdf (558.7Kb)
Date
2017
Author
刘永华
Collections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8328]
Show full item record
Abstract
学界对清代民众识字问题的认识,由罗友枝等学者奠基于20世纪70年代。他们透过参考近代调查所得识字比例,侧重考察科举制度、教育制度、书籍出版等问题,间接推断清代的民众识字率。目前清代民众识字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重新定义读写能力,寻求测量识字率的新方法。为此,回顾人类学和欧洲史学界的相关研究或有裨益。人类学者和欧洲史学者注重从民众日常生活出发考察读写能力,强调非叙事性、非连续性文本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基于这种认识,似有必要下调读写能力的识字下限,并从民众日常生活中面对的民间文献入手,理解其读写能力。欧洲史识字研究中对签名的系统利用,对清代民众识字率的测算也有借鉴意义。通过寻求诸如花押等读写能力的外在证据,选取民间文献保存相对系统的社区,开展微观识字研究,应可对清代民众识字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动趋势进行计量分析。
Citation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2)
URI
https://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64485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
 

 

Browse

All of DSpaceCommunities & Collections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This Collection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

My Account

LoginRegister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