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登录
浏览条目 
  •   首页
  • 人文学院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 浏览条目
  •   首页
  • 人文学院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 浏览条目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

Thumbnail
全文浏览
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pdf (263.1Kb)
发布日期
2016-01-28
作者
魏俊
所在专题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8328]
显示详细条目
摘要
明代货币史经历了一个从铜到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的过程。铜矿资源匮乏导致铜料不足,无法铸造出足量铜钱以满足需求。铜钱本身厚重不易携带,给商业上的转运带来不便。大明通行宝钞无本、无储备、无法兑现、无限额、无法以旧换新,这本身违背了货币发行制度规范,必然导致纸钞的滥发、贬值和昏烂。明代白银升级为社会生活中的主币,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是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自民间屡禁不绝后朝廷默认之。万历九年的"一条鞭法"改革,赋役折银计算,"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货币体系自有规律,倚靠国家权力肆意推行货币体系,而于其规律于不顾,必将促成币制紊乱,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与无序。
出处
求索,2016,(01):169-174
本条目访问地址(URI)
https://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64386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于我们 | 相关政策
 

 

浏览方式

全部社群发布日期作者题名主题该专题发布日期作者题名主题

我的账号

登录注册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关于我们 |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