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农业发展转型期的景观格局分析
Abstract
利用1970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7.0和景观指数计算软件Apack2.22对福建省建宁县农业发展转型期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30年来,景观的基质正在发生转换,1970年样区内以林地为基质;到2000年人工景观斑块类型在明显增加,果园有成为景观基质的趋势,景观多样性从0.873上升到1.462,景观优势度从0.840下降为0.549,聚集度由0.835下降为0.732,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②转型期前后林地、水田和水域的连接度由9.697,1.065,26.795分别下降为1.518,0.437,0.874;③转型期前后,建设用地的面积扩大了3倍,由原先较自然集中的集镇向具有多重功能的城镇方向发展;④转型期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样区中果园所占的面积从0增加到目前的20.63%,强烈地影响了土地利用格局,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和洪涝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