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 Login
View Item 
  •   DSpace Home
  • 人文学院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 View Item
  •   DSpace Home
  • 人文学院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 View Item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99.魏晋隋唐券书署券执券套话.pdf

Thumbnail
Full Text
99.杨际平、李卿:魏晋隋唐券书署券执券套话.pdf (829.7Kb)
Date
2012-05-05
Author
杨际平
李卿
Collections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8617]
Show full item record
Abstract
魏晋隋唐券书常见的有关署券、执券的套话 厦门大学历史系杨际平李卿 内容提要:吐兽番出土的前凉、北凉与高昌国时期的各种契券共95件,除28件因件残不详 是否有署券、执券约定外,只有早期的1件(前凉升平11年卖驼契),与入唐前后的2件(1件为 年代不详的买葡萄园券,1件为买物券)未载“民有私要,要行二主,各自署名为信”,其余64件 都有“民有私要,要行二主(或三主、四主、六主、七主、九主),各自署名为信”的书面约定。 说明“民有私要,要行二主,各自署名为信”曾是当时当地契券的固定格式。然视契券尾署,除 29件因件残不详外,都只见“倩书”、“时见”、“临坐”署名(多数为“倩书”、“时见”合署,少 数为“倩书”、“时见”、“临坐”三者合署或“倩书”、“时见”单署),绝未见立券人署名的情况。 这说明,所谓立券人“各自署名为信”只是一种套话,全然不符合实际情况。立券人是否各执一券, 也很可疑。由此联想,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劝农椽区光碟碟尾的“破勃保据”也是套话,实 际上并未“破勃 ;。同出的嘉禾四年、五年的“吏民田家勃”也是如此,该简片的形制与内容也证 明该“吏民田家勃”并非一式两份。 一、前凉、北凉与高昌国时期各种券契所见的有关署券、执券的套话 吐鲁番出土的券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格式和语言。以往学者多以此为据进行史学 研究,Ifu未加具体分析。实际上,券书中的这些固定的格式与语言往往滞后十事物的发展,成为有 名无实的套语。本文即拟对券书中常见的有关署券、执券的套话作一考察,以引起学界的注意,相 信这对十出土文书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URI
https://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2285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
 

 

Browse

All of DSpaceCommunities & Collections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This Collection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

My Account

LoginRegister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