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Now showing items 1-10 of 46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2017-05-18)
在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对不同身份地位的群体和城乡的群体所产生的吸引力不同,对社会流动的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也存在着显著差别。许多出身于农村的知识分子,通过高等教育这一中介性手段,从乡村向城市流动,从低层向高层流动。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智慧和勤奋,谱写着生命历程中的真实传奇,鼓励着农村人发奋努力,也为后来者的成长树立起前进的航标。 改革开放以来,体制改革引发了中国大规模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动和社会流动,高等教育一度成为社会流动的优先因素,大学生向 ...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
(2017-05-20)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含指的是90年代以来世界的高等教育理念.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而通过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和国际会议所确定的有关高等教育理念,则是其主要的体现方式,包括体现和组含在国标性组织与会议发布的高等教育政策和国际性组织与会议所确认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发展思溯及趋势等里面的高等教育理念。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与时代、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过程.其形成过程具有适应性、偶然性、协 ...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
(2017-05-20)
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两部分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考察和实地调查 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考察证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基本实践问题从清末到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 个阶段清末和民国时期起步阶段新中国建立到文革结束探索阶段 新时期拓展阶段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尽 管在新时期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有了相当的拓展但当前高等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 和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通向农村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远未得到 ...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开展学科国际评估的探析
(2017)
学科国际评估作为学科建设和促进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选择。在厘清国外学科评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部分高校对学科国际评估的积极探索。基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就明确学科评估的国际化理念、建立常态化学科国际评估体制、注重人才培养、体现自身发展特色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和分析。
新西兰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2017)
新西兰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组成部分。以英国移民为主的欧洲殖民者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传教活动及其对中等学校的创办为新西兰高等教育的诞生作了重要准备。19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移民按照母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新西兰先后创办了一批大学学院和技术学校,并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育管理、女性教育等方面极大地因应了英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西兰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为其在二战后建成更为完备和相对独 ...
知识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201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文主义的勃兴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高等教育中的知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信息社会的来临并不是要削弱知识教学的地位,而是对知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主义应该为知识教学服务,而不是站在知识教学的对立面甚至打压知识教学的地位。现代知识观更符合高等教育的需求,后现代知识观提供的只是一种另类而反叛的思维方式,并不值得高等教育采纳。知识教学摆脱困境的路径不在于降低知识地位,而在于让学生通过简约地经历知识生产过程的方式 ...
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情况的城乡差异分析
(2017)
城乡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的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城镇女大学生在课外活动上表现更突出,获得更多托福、雅思、驾照等资格证书,带有"外向性"和"变动性"的特征;而农村女大学生更加专注学业、遵守课堂纪律、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在四六级英语证书的获得比例高,更加"专注学业"和"遵守规则"。城镇女大学生偏好学生工作,农村女大学生偏好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实习项目,并且在公益性社团的参与更积极。但是,农村女大学生在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参与高级别 ...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体系解析
(2017)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体系完备,特点鲜明:竞争性的拨款政策和体系化的经费投入政策并存;学生贷款政策惠及本国所有学生;教育捐赠和税收优惠政策相辅相成;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政策系统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改革可借鉴其有益经验:把非盈利性的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平等享有受资助权利作为政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资助政策及规章设计,以经济资助引导高校发展;树立并推广政府向高校购买教育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教育经费投入与 ...
探索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设计
(2017)
<正>分类管理,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规律的体现,有利于激发高校自主办学主动性。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要根据未来新型人才分类的需要来进行分类办学和特色定位。建立中央指导性与地方规定性相结合的高等学校国家三大类、分区域多路径发展的分类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已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此背景下,促进高等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成本管控问题研究
(2017)
合理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必须同时辅以有效的成本管控手段,基于高校层面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控理念构建成本管控理论模型,在强调根据作业与成本动因来实施成本管控的基础上,应当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并引入社会中介评估与审计、突出绩效与质量导向并实施科学问责机制、鼓励高校层面推广应用作业成本管控模型、构建有效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新兴技术以及拓展筹资渠道以补促控等来构建政府监管(宏观)与高校内部管控(微观)相结合的"双重管控"模式,从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