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 Login
Search 
  •   DSpace Home
  • Search
  •   DSpace Home
  • Search
JavaScript is disabled for your browser. Some features of this site may not work without it.

Search

Show Advanced FiltersHide Advanced Filters

Filters

Use filters to refine th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items 1-6 of 6

  • Sort Options:
  • Relevance
  • Title Asc
  • Title Desc
  • Issue Date Asc
  • Issue Date Desc
  • Results Per Page:
  • 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Thumbnail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认识偏向与实践误区——兼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方向 

解德渤; 王洪才 (2015-5-20)
“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方法“这一论断令高教界颇为振奋。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三独立“的学科标准对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苛求,缓解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但是目前学界对多学科研究方法存在着诸多认识偏向——多学科“研究“究竟是研究的具体方法,观点,视角,范式,还是方法论?“多学科“研究是不是“多个学科“的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是不是一回事?研究结论是否会陷入价值相对主义?在具体操作中,研究者也存在着许 ...
Thumbnail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 

王洪才 (2014-6-30)
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高等教育学界的基本理论问题,至今尚无一致意见。虽然人们承认高等教育具有多重属性,但难以确定何为其本质属性。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常常是与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联系在一起的,从而证明高等教育活动的正当性。无论何时,高等教育都必须担负传承文化、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这说明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文化,高等教育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传承文化和培育人才而实现的。不同文化赋予高等教育不同的品质,但理性精神始终居于高等教 ...
Thumbnail

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 

王洪才; 解德渤 (2015-11-28)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学界是一个蕴含丰富而又极具争议的话题。它以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目的的解放性和教育内容的均衡性等核心理念而备受推崇。回顾中国通识教育2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自上而下“的文化素质教育与“自下而上“的通识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个阶段,前十年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而近十年通识教育渐居主流且显露出本土特色。这一变化折射出通识教育实践从“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转化,也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探索日渐深入。我国通识教育实践仍面临着专业教 ...
Thumbnail

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 

王洪才; WANG Hong-cai; 解德渤; XIE De-Bo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5-12)
【中文摘要】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学界是一个蕴含丰富而又极具争议的话题。它以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目的的解放性和教育内容的均衡性等核心理念而备受推崇。回顾中国通识教育2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自上而下”的文化素质教育与“自下而上”的通识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个阶段,前十年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而近十年通识教育渐居主流且显露出本土特色。这一变化折射出通识教育实践从“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转化,也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探索日渐深入。我国通识教育实践仍 ...
Thumbnail

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王洪才; 曾艳清 (2010)
“后大众化“是日本著名学者有本章提出的一种解释高等教育发展新现象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开始转向终身化而非走向普及化。后大众化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率却持续增长,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传统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可能多次入学。本文通过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过程及特征分析,认为我国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后大众化可能会提早出现。本文从劳动力 ...
Thumbnail

“双一流”建设与传统路径依赖超越 

王洪才 (2017)
"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而也引起了学界的热议。无疑,"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术创造性并实现学术水平的跃升,为此就必须找到制约学术创造性的根源。不难发现,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对学术创造性束缚极大,它导致了"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无法根除,导致了管理主义盛行,也导致了大学科研重视计划指标完成而无法有效地回应社会需要的窘境。这一切都是大学行政化的必然结果,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路径依赖系统。因此,"双一流"建 ...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
 

 

Browse

All of DSpaceCommunities & CollectionsBy Issue DateAuthorsTitlesSubjects

My Account

LoginRegister

Discover

Author
王洪才 (6)
解德渤 (3)WANG Hong-cai (1)XIE De-Bo (1)曾艳清 (1)Subject
高等教育 (6)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2)general education (2)higher education (2)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2)... View MoreDate Issued2017 (1)2015 (3)2014 (1)2010 (1)

copyright © 2002-2016  Duraspace  Theme by @mire  厦门大学图书馆  
About |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