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Now showing items 1-6 of 6
商业银行VaR模型预测能力的验证
(2007-08-15)
2004年Hong&Li提出了用非参数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动态模型设定的正确性,我们以此来研究商业银行使用的各种VaR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商业银行模型风险管理工具回顾测试中,常用的巴塞尔规则、Kupiec统计检验量及Christofferson统计检验量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这种误导可能使商业银行的风险预测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盈利能力,甚至危及整个金融系统安全性。因此,商业银行在利用VaR模型时,需要仔细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从借鉴中打造新模式
(2007-04-05)
德国复兴贷款银行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虽为国有,但不受政府的干预,项目的授信权是董事会所掌控和决定的,在发放信贷的时候,其首先考虑的是方案与项目的经济性,从商业银行的风险角度来发放信贷。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弊端及其对策
(2007-07-07)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银行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内部控制在银行建设中具有必要性,是银行应对危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在考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弊端的基础上,参考银行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息系统的新思考——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包决策模型
(2007-01-25)
目前,国外大多数金融企业已经将信息技术部分的业务进行了离岸资源外包,这种趋势在银行业和保险业显得尤为明显。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发和完善其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寻求外部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
关于商业银行“四位一体”客户服务体系的思考
(2007-02-10)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综合化和全能化,为客户经理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从而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全方位服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赢得客户和业务的重要砝码。本文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有关实践,提出了建设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和项目经理“四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的设想,并就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解决办法。
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007-10-20)
核心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研究热点。但由于多数研究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准确定义,目前"核心竞争力"在学界仍争论不休,在业界也处于探索之中。本文试图提出经科学方法论证和严密逻辑推理的"核心竞争力"定义,让人们对"核心竞争力"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导出理论严密、操作可行的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以供中资商业银行业界构建核心竞争力借鉴参考。